LIANJIANG WATER SUPPLY COMPANY

客户服务中心热线

0759-6629232

信息公开
    
  
  
告栏
【党的创新理论】科学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廉江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4-08-20 | 9052 次浏览 | 分享到: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中,有两点需要重点把握。首先,什么是中国具体实际、同什么样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看中国具体实际,要看最大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转变;要看时代大势,就是要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聚焦最现实的问题,聚焦大问题、真问题、新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其次,用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去结合?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而不是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总之,只有这样运用马克思主义去结合这样的中国实际,才能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中有两层递进的内涵和要求。首先,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所在。其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赋予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准确把握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凝练、科学概括,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遵循。

   “六个必须坚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涵盖了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整体性要求。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回答人民之问,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科学回答中国之问,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不守正创新就难以立足,不创新守正也难以为继,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进一步看,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点。因此,进一步回答时代之问,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我们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因此,科学回答世界之问,必须坚持胸怀天下。